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5至20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以下简称“预算案”),提出“强化版”财政整合策略。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领域,预算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出多项关键举措加速绿色发展,强化经济新动能、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展示了政府对绿色发展的坚定承诺。
积极布局绿色金融与科技
陈茂波指出,发展绿色产业是国际大趋势,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大关键。绿色金融与绿色科技的结合,将加速构建丰富的产业集群,带来庞大的商机和融资需要,为绿色转型发展作出贡献。
在绿色金融领域,预算案指出,去年公布“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明确银行业迈向净零排放目标,同时已推出《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为大型公众责任实体2028年前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规划清晰路径,让香港跻身首批衔接该准则的司法管辖区。为培养本地绿色金融人才,“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培训先导计划” 延长至2028年,目前已累计批出超5700宗申请。
绿色科技方面,科技园公司将九龙塘创新中心打造为“GreenTech Hub”绿色科技枢纽,预计汇聚超200间绿色科企。并联合金融、商业、高校等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测试场景、商业配对等全方位支持。
绿色航运与绿色航空也有新进展。政府为用于加注的绿色甲醇提供税务豁免,落实《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全力助推香港成为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在绿色航空上,为助力国际及本地航空界减碳,香港国际机场积极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机管局已完成相关研究,今年内将宣布SAF用量目标 。
增1.8亿布局智能厨余回收
在减废回收方面,政府将增拨1.8亿元,为全港住宅增添智能厨余回收桶或收集设施,进一步扩大回收网络,提升回收量,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转废为能工作也在稳步推进,首座都市固体废物转废为能设施 “I・PARK1”预计年内投入使用,第二座大型设施 “I・PARK2”已公开招标,建成后每日可处理6000公吨废物,助力实现“零废堆填”。
当前香港电动车保有量超10万辆,是五年前的八倍。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政府年中计划推出3亿元资助计划,预计到2030年,推动业界累计安装3000个高速充电桩,满足额外16万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同时,政府公布《公共巴士和的士绿色转型路线图》,在新能源运输基金预留4.7亿元,资助专营巴士营办商购买约600辆电动巴士,预留1.35亿元资助的士业界购置3000辆电动的士,“氢燃料电池重型车辆资助试验计划” 也已开启申请。此外,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去年已就启德、东九龙等地邀请意向书,今年启德项目招标,明年东九龙及洪水桥/厦村及元朗南新发展区项目招标。
渔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新动作,政府将继续推进《渔农业可持续发展蓝图》。农业上,在上水预留土地建多层式现代化环保禽畜养殖场;渔业方面,最早年中签发黄竹角海和大鹏湾海鱼养殖牌照,还将推动休闲渔农业及本地渔农产品品牌建立和认证。
作者: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