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投入3億裝置高速充電樁
2025-02-26 20:50

2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026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以下簡稱“預算案”),提出“強化版”財政整合策略。在環境、社會及管治(ESG)領域,預算案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出多項關鍵舉措加速綠色發展,強化經濟新動能、加快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展示了政府對綠色發展的堅定承諾。

積極布局綠色金融與科技

陳茂波指出,發展綠色產業是國際大趨勢,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大關鍵。綠色金融與綠色科技的結合,將加速構建豐富的產業集群,帶來龐大的商機和融資需要,為綠色轉型發展作出貢獻。

在綠色金融領域,預算案指出,去年公布“可持續金融行動計劃”,明確銀行業邁向凈零排放目標,同時已推出《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為大型公眾責任實體2028年前全面采用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規劃清晰路徑,讓香港躋身首批銜接該準則的司法管轄區。為培養本地綠色金融人才,“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 延長至2028年,目前已累計批出超5700宗申請。

綠色科技方面,科技園公司將九龍塘創新中心打造為“GreenTech Hub”綠色科技樞紐,預計匯聚超200間綠色科企。並聯合金融、商業、高校等機構,為入駐企業提供人才培訓、測試場景、商業配對等全方位支持。

綠色航運與綠色航空也有新進展。政府為用於加註的綠色甲醇提供稅務豁免,落實《綠色船用燃料加註行動綱領》,全力助推香港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註中心。在綠色航空上,為助力國際及本地航空界減碳,香港國際機場積極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應用,機管局已完成相關研究,今年內將宣布SAF用量目標 。

增1.8億布局智能廚余回收

在減廢回收方面,政府將增撥1.8億元,為全港住宅增添智能廚余回收桶或收集設施,進一步擴大回收網絡,提升回收量,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轉廢為能工作也在穩步推進,首座都市固體廢物轉廢為能設施 “I・PARK1”預計年內投入使用,第二座大型設施 “I・PARK2”已公開招標,建成後每日可處理6000公噸廢物,助力實現“零廢堆填”。

當前香港電動車保有量超10萬輛,是五年前的八倍。為大力發展綠色交通,政府年中計劃推出3億元資助計劃,預計到2030年,推動業界累計安裝3000個高速充電樁,滿足額外16萬輛電動車的充電需求。同時,政府公布《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在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4.7億元,資助專營巴士營辦商購買約600輛電動巴士,預留1.35億元資助的士業界購置3000輛電動的士,“氫燃料電池重型車輛資助試驗計劃” 也已開啟申請。此外,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建設持續推進,去年已就啟德、東九龍等地邀請意向書,今年啟德項目招標,明年東九龍及洪水橋/廈村及元朗南新發展區項目招標。

漁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有新動作,政府將繼續推進《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農業上,在上水預留土地建多層式現代化環保禽畜養殖場;漁業方面,最早年中簽發黃竹角海和大鵬灣海魚養殖牌照,還將推動休閑漁農業及本地漁農產品品牌建立和認證。

作者: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