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也要"向上向善":小紅書推"真誠分"體系,為優質內容創作保駕護航
2025-01-16 16:59

圖源:香港商報

1月14日,在"洋人湧入"事件引發社會對社交平臺內容生態治理熱議的背景下,小紅書適時推出九項算法治理舉措,進一步落實算法公平公正,推動內容向上向善。這些舉措是對上海市委網信辦等部門自2024年11月開展的"清朗浦江·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積極響應,體現了互聯網平臺在ESG治理領域的創新實踐。

近年來,隨著算法推薦成為互聯網平臺內容分發的主要方式,"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操縱榜單炒作熱點等問題日益凸顯。為此,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部署,要求各地網站平臺開展自查自糾。在此背景下,小紅書推出的九項舉措可謂恰逢其時。

在這一輪算法治理改革中,小紅書率先在業內建立了完整的算法溝通機制。平臺已上線算法公示頁,向公眾公開算法的基本原理與運行機制,並在服務熱線95013888中專門設立算法專線。

未來,平臺還將通過媒體溝通會、專家研討會、用戶開放日等多種形式,持續提升算法透明度。這種主動公開的姿態,打破了平臺算法的"黑箱",使企業治理更趨透明化。類似的做法在全球範圍內也屢見不鮮,如Facebook(Meta)早前推出的算法透明度報告,都顯示出科技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積極轉變。

事實上,算法不僅是技術與程序的集合,更是平臺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的具象化體現。當算法決定著內容分發、流量分配、用戶體驗等諸多關鍵環節時,其背後體現的是平臺企業對公平、責任、普惠等價值理念的追求。從這個角度看,算法治理已然成為衡量互聯網企業ESG表現的重要維度,也是平臺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關鍵抓手。

在社會責任層面,小紅書的改革舉措頗具特色。平臺首創的賬號"真誠分"體系,從用戶行為、內容質量等多維度進行評估,通過科技手段引導內容生態向善。同時,平臺還特別關註普通創作者的權益保護,每日將過半流量分配給千粉以下的創作者,踐行流量普惠理念。通過"內容偏好調節"等功能,平臺進一步保障了用戶對推薦內容的自主選擇權,體現了平臺在促進社會公平方面的努力。

針對社會普遍關註的虛假內容問題,小紅書采取了多管齊下的治理措施。平臺利用大模型技術對"黑灰產"賬號進行識別,重點打擊虛假橫向測評和違法違規內容。同時,針對利用AI技術虛構新聞、假冒真人的行為,平臺持續提升識別能力,並提供便捷的標註工具和舉報通道,邀請用戶共同參與治理。

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小紅書實施了"未成年人隔離"和"搜索保護"等策略,構建未成年人友好社區。同時,平臺還加強了對社區氛圍的治理,對攻擊他人、挑唆對立等破壞社區氛圍的言論進行全面排查,努力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值得註意的是,小紅書的這些舉措並非孤立的公司行為,而是反映了整個互聯網行業在ESG實踐中的新趨勢。從合規導向到價值導向,從單一治理到多元參與,互聯網平臺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治理變革。通過建立更加透明的算法機制、更加公平的流量分配體系、更加完善的內容治理框架,平臺企業正在重新定義其社會價值。

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指出,算法推薦問題社會關註度高、影響範圍廣、用戶反映強烈,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價值選擇和社會責任的體現。專項治理行動將持續到2025年5月,監管部門將通過受理舉報線索、技術核驗、約談整改、現場檢查等方式開展督查督導,對自查不認真、整改不徹底的網站平臺,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處罰。這種監管與企業主動治理相結合的模式,正成為推動互聯網行業ESG發展的重要動力。

 

編者按:

小紅書此次發布的算法治理舉措具有重要示範意義。與以往互聯網平臺的被動合規不同,這次改革體現了平臺企業在ESG治理方面的主動作為。特別值得關註的是,小紅書將算法治理與社會價值緊密結合,通過"真誠分"體系、流量普惠等創新機制,將ESG理念具體落實到平臺運營中。這種將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相結合的做法,為互聯網平臺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不過,這些措施的實際效果還有待觀察,關鍵在於平臺能否建立長效機制,確保這些舉措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