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施政報告:推進綠色金融與碳市場建設
2025-09-19 15:11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17日發表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題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報告圍繞經濟和民生兩大主軸,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在報告“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部分,提及“綠色可持續金融發展”。

報告指出,港交所2022年推出國際碳交易平臺Core Climate,是全球唯一以港元及人民幣結算自願碳信用的交易平臺。未來會加強與大灣區碳市場的試點合作,試驗跨境交易結算路徑,共建區內碳市場生態圈。政府亦會聯同內地相關監管部門和機構,研究國家參與國際碳市場的相關事宜,包括設訂自願碳信用標準和方法,以及碳減排量的登記、交易、結算等。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9月18日在《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有關推動金融和經濟發展措施記者會的開場發言中提到:“財庫局亦正與深圳和前海分別就推動數字金融發展和支持深港兩地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探索進一步合作。”

碳市場的誕生為企業開辟了多元化的減排路徑:企業除了內部開展減碳活動外,也可以通過碳市場購買碳信用,推動市場資金投入像植樹造林及綠色技術開發等氣候項目。

據MSCI預測,全球碳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達到350億美元。要達到該增長目標,市場需要構建透明高效的交易基礎設施與標準體系。

港交所一直致力建立可持續發展金融生態圈,推動氣候融資,引導市場資金投入綠色項目。

作為碳市場平臺,Core Climate 參考了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提出的「21項良好實踐(21 Good Practices)」,為低碳轉型提供一站式碳信用產品交易、托管、交收及註銷服務,致力為亞洲自願碳市場構建可信賴的交易基礎設施。該平臺目前擁有逾 100多名參與者,涉及60 多個獲國際認證的碳信用項目。

與此同時,香港交易所也在自身運營中積極落實氣候承諾。今年3月,香港交易所宣布,集團所有業務已於2024年實現了碳中和,是香港交易所氣候行動的重要裏程碑,兌現了其致力於推動全球凈零轉型的承諾。

隨著施政報告相關措施的推進,預計香港將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逐步成為亞洲領先的碳交易中心。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