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宣布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深圳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深圳绿色交易所)、 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及绿色金融生态圈的发展。这是大湾区内碳交易机构之间首次达成的四方合作协议,具有标志性意义。
根据合作备忘录, 四家交易所将探索碳市场及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机遇, 促进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以提升相关机构及人员在碳市场运作、绿色金融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推动区域碳市场深化发展。
碳市场的诞生为企业开辟了多元化的减排路径。据MSCI预测,全球碳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350亿美元。
港交所国际碳交易平台Core Climate,参考了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提出的「21项良好实践(21 Good Practices)」,是全球唯一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自愿碳信用的交易平台。该平台目前拥有逾 100多名参与者,涉及60 多个获国际认证的碳信用项目。
深圳绿色交易所致力于以市场机制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长为集交易所、智库、能力建设中心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机构,成为绿色低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易所品牌之一。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大湾区唯一兼具国家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双试点机构。
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依托澳门搭建连结中国与葡语系和一带一路国家气候金融合作桥梁,为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投资者及项目方了解和参与环境金融市场提供动力,提供满足可持续发展绩效碳信用、绿色能源等环境产品的筛选、交易、托管及交收、抵消服务。
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总监周冠英表示:“我们将携手探索绿色金融的新机遇,致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碳市场,为企业实现净零排放提供资金和解决方案,并促进中国内地与国际间强制性及自愿性碳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我们一直重视并积极推动大湾区内碳市场的合作。此合作备忘录为大湾区内碳交易所之间的首份四方协议,标志着大湾区内碳市场有序健康联动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未来会加强与大湾区碳市场的试点合作,共建区内碳市场生态圈,是次港交所与多个大湾区碳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充分展示政府和港交所会继续积极透过不同方式推动与内地碳市场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决心,巩固香港作为区内领先可持续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外,作为合作的启动,签署备忘录当天,四家交易所还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碳市场大会上联合举办了一场研讨会, 重点探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的创新发展。此次合作有望在跨境结算、项目标准互认、碳金融产品开发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区域示范。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