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海能達與摩托羅拉的訴訟糾紛案件,反映了跨國公司在知識產權爭議中的復雜博弈,特別是在技術專利和商業秘密保護方面。對於整個行業而言,此案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也為行業內的ESG實踐提供了反思和借鑒的機會。從ESG(環境、社會、治理)角度來看,企業如何處理此類爭議,不僅關系到商業發展,也體現了其在治理和社會責任方面的實踐。企業是否能夠實現合規管理、透明溝通以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將直接影響其在公眾和投資者眼中的形象和信譽。
據藍鯨新聞報道,日前,海能達(002583.SZ)和摩托羅拉系統公司之間的訴訟迎來新進展。據海能達透露,雙方已就此前的訴訟達成和解,並表示,關於和解的具體信息將通過官方公告進一步披露。這一和解標誌著雙方長達數年的知識產權爭議告一段落。
海能達成立於1993年,並於2011年5月27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國專用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同時也是全球專用通信領域的技術領先企業。憑借其在專網通信領域的領先優勢,海能達持續加大對融合通信、智能指調、衛星通信、人工智能、芯片等技術的研發投入,形成了“2+3+1”的產品戰略,涵蓋PDT/DMR、TETRA窄帶數字產品、公專融合、4G/5G寬帶及智能指調集成等業務領域。
據悉,海能達和摩托羅拉之間的訴訟糾紛由來已久。早在2017年3月15日,摩托羅拉便以原告身份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法院的北部聯邦地區法院起訴海能達,指控其商業秘密侵權及專利侵權,認為海能達部分產品侵犯了摩托羅拉的商業秘密,並涉及摩托羅拉7項美國專利的專利侵權。2018年8 月2日,摩托羅拉進一步向伊利諾伊州法院提出增加版權侵權的訴訟請求,指控海能達部分產品侵犯了摩托羅拉美國版權。
2021年,美國司法部對海能達及其7名員工提起重罪指控,其中包括前高管Gee Siong (GS) Kok。美國聯邦大陪審團的起訴書包括21項聯邦刑事商業機密侵權指控,包括參與長達十年的犯罪陰謀,以竊取和使用摩托羅拉系統公司的商業機密和專有信息。
值得註意的是,在摩托羅拉系統公司在美國對海能達發起侵權訴訟的同時,海能達也在中國對摩托羅拉系統公司在華相關公司提起了訴訟。海能達在華訴訟,引發了美國法院禁令。隨後,2024年4月8日,海能達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撤銷深圳案件的起訴,同時按要求暫停銷售雙向無線電技術產品,並已向美國法院申請撤銷上述判令,近日正在美國法院持續進行聽證。公司將進一步采取各項應對措施,爭取最短時間撤銷上述判令。”
案件進展緩慢,經過多輪的法律訴訟後,最終在2025年初,海能達表示已與摩托羅拉達成和解,結束了雙方持續多年的訴訟爭鬥,和解的具體條款待海能達進一步公告。
此案引發了廣泛關註,尤其是在跨國公司間的知識產權爭議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這場和解不僅終結了長時間的訴訟爭執,也為雙方在未來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更加穩定的環境。
對於海能達而言,案件的和解有助於恢復其在市場中的形象和競爭力,而摩托羅拉系統公司則可能通過保留更多的商業機密和技術優勢,繼續鞏固其在全球無線通信行業的領導地位。